【资料图】
当五月的日历跑到终点,从报表上传来一个好消息:5月份,首钢通钢公司炼铁事业部二号高炉燃料比比计划降低16千克/吨,打出了近五年燃料比月消耗最低水平,在高炉顺稳向高效迈进的攻坚进程中划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标。众所周知,铁成本占首钢通钢公司总成本的80%以上,是成本攻关的重中之重,而燃料比则是制约铁成本攻坚的"牛鼻子"。首钢通钢公司党委提出"高炉顺稳是基础、高效才是目标",将铁成本攻关纳入公司成本攻关的重要议事日程,而燃料比作为铁成本攻关的关键,成为"开路先锋"。公司上下憋足一股劲,从顶层设计开始谋划,在打破高炉不顺的被动局面后,迅速调整方位,向极低成本运行开展冲锋;对标找差厚积成势,在思想上凝聚共识,远学巴钢,近学长钢,赴长钢取经,邀请长钢专家组来通钢解题破题,在铁前一体化构建上打出力道,全链条运筹帷幄,合力保铁降耗;焦炭质与量熵减蝶变,通钢"天"字号工程--6号焦炉顺利出焦投产,有效弥补通钢工艺短板,结束焦炭大量外购历史,焦炭质量提升势如破竹……作为攻关主体,炼铁事业部将高炉高效的责任扛在肩上,不等不靠,打破惯性思维,求新求进。炼铁事业部二号高炉作业长管军介绍,自高炉顺稳关攻克后,炼铁事业部严格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在高炉成本降低上谋篇布局,盯住燃料比等重点指标,持续冲锋。特别是今年二号高炉开炉后,大胆走尝试之路,采用行业比较先进的布料矩阵,为燃料比降低提供了保障。长期操作模式的养成,一朝要"变",困难可想而知。打破思想桎梏,观念转变是先导。层层召开研讨会,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局势,向职工传达公司成本攻坚的顶层设计,讲解新布料方式益处。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发力的"拳头"。在开炉装料时,二号高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在开炉稳顺后陆续对上部料制进行持续优化调整。开放中心,稳定边缘。先期稳定矿平台,后期微调中心焦角度和数量。5月份以来,通过采用大矿批技术、合理的中心加焦比例、矿焦同角的装料制度及提高炉顶压力等控制举措,煤气利用率达46.5%以上,为燃料比降低加装了"马达"。全力构筑铁前一体化,减少上下道工序冰冷链接,保铁会剑指"顽疾",奔着问题去,围绕问题解,打破"掣肘"。"保铁会开的目的是啥?就是要解决问题,打通堵点,围绕焦炭质量和成本、炼焦煤采购,把好源头关,实现全链条协同联动、高效沟通,相互支撑、信息共享,促进工作不断进步",公司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解问题,瞄准问题点是关键。今年以来,制造部牵头保铁会,在"瞄得准""解得快"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消灭问题点上做"减法",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来,直面低库存管理的新模式,"点对点"的专题会和"响应机制"应运而生。每天早上9点30分,供应公司三楼会议室内讨论都异常激烈。据制造部铁前室副主任董彦龙介绍,低库存管理给保供带来巨大挑战,为协调保供与使用的匹配,每天早上,他们都要和供应公司开展点对点对接,保障原燃料供应稳定。二号高炉先进的布料矩阵容不得一丝波动。燃料上,焦炭质量要稳定,达到底线指标要求;原料上,球团矿和烧结矿质量必须保证。为此,他们构建“响应机制”,指挥全链条协同联动,不管哪个指标出现问题点,快速响应,积极处理,将每一个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二号高炉创新求变提供了有力支撑。铁前一体化,关键在焦化,焦化事业部作为铁前龙头,强管理、夯基础,焦炭质量稳中有升。时下,6号焦炉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奋战正酣。焦化事业部双线推进,不仅擂响工程进度战鼓,围绕焦炭产量和质量提产提质更是“满弓劲发”。全力抢卸车,保证煤供应。加强铁器管理,防止煤中混有铁器杂物,影响下道工序,对各条上煤皮带除铁装置进行优化改进,制定奖励制度,防止问题发生。推进数字化煤场建设。强化堆取料操作,规范煤场布局,每日统计、分析影响推焦系数的原因,按照作业区小指标考核体系落实责任。每班校正煤车转数和实际秤量是否准确,及时对1号、2号推焦车,2号拦焦车刮板链条进行更换,增设拦焦车对罐摄像头,解决联系确认不到位、红焦落地问题。加大罐车衬板和装入衬板检查力度,司机每两小时检查1次,点检员每四小时点检1次,避免卡料问题。跟踪煤质变化,做好焦炭质量预测。按照公司炼焦煤“减煤种、优结构、降库存”总体要求,会同制造部及供应公司对性价比低、质量波动大的部分煤种进行分类筛选及删减。按每周3炉进行排布小焦炉试验,及时跟踪煤质变化及进行原始数据积累,做到焦炭质量预测和实际基本相符。加强精细管控,稳定焦炭质量。积极推进4号5号焦炉炉体检修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全程配合专业修炉队伍进行检修作业,严格保证检修项目安全、质量和工期。同时,狠抓热调、加煤、出炉等工艺纪律管理,围绕工序互保切实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提升效率和质量,为高炉生产顺稳、指标提升做好又一重保障。陈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