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银 > 正文
票据利率低至0.001%,信贷投放再度走弱?
来源:凤凰网      2023-08-02 03:17:20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票据利率低至0.001%,依旧是一票难求。”8月1日,一家城商行票据交易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多家大行、股份行以及中小银行在市场收票。


(资料图)

上述票据交易人士表示,7月有接近2.2万亿票据到期,但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预见7月信贷数据应该不会很好。

不过,在6月底,票据利率也曾降至低位,但6月信贷数据发布后大超市场预期。有分析认为,票据利率走势对信贷数据的指引性降低: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在强调信贷投放总量的同时,对于信贷投放节奏的要求也在提升;另一方面,受票据新规影响,在票据到期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机构表内票据出于自身“补到期”的需求带动票据利率下行。

“项目储备情况、可比同业对标诉求、监管窗口指导、银行资产负债摆布节奏等,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去综合予以考虑,不能仅仅通过票据利率进行简单映射。”对于信贷数据预测,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

综合目前机构预测来看,在6月降息后,7月信贷数据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分歧点在于多增量的多少。

01 7月底票据利率报价极低

票据贴现规模是信贷数据的一部分,且二级市场交易方便,由此商业银行经常会利用票据来调节信贷规模,从而满足金融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这在过去经常出现。

一家民营银行票据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对于短期票据需求旺盛,8月、9月到期票据利率低于0.1%,但长期票据需求较少,价格还有小幅上涨。

“有报价甚至是低至0.001%,买票方面,有大行,也有中小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需求非常足。”上述城商行票据交易人士表示,今天(8月1日)是8月第一个交易日,预计各期限票据利率将迎来修复性反弹。

从历史情况看,当月末票据利率极低时,当月信贷数据也大概率偏弱。例如,2022年4月、5月末,票据利率均出现“0利率”现象,且最终信贷数据均弱于预期,最终金融管理部门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推动信贷投放。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今年6月社融超预期,7月末1M票据利率重回零附近,7月信贷需求或偏弱。该情况在去年7月份也曾出现,并推动了8月份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有两家机构预测7月信贷或增加8000亿元左右。数据显示,2022年7月信贷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

“在稳经济、促恢复、扩内需等政策支撑下,市场预期好转,内需稳定恢复,加之降息等政策出台,支撑7月信贷规模,但楼市回暖持续动力不足以及市场预期不稳仍一定程度制约信贷扩张。”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解释预测数据称。

02 票据低利率能否指引信贷偏弱

不过,也有机构预测数据相对乐观。申万宏源证券一份报告称,7月票据利率先稳后下,但是考虑到目前票据利率对信贷投放的指引性较差,同时去年基数较低,预计降息后7月信贷大概率实现同比多增,7月信贷投放有望同比多增6000亿元左右。

上述分析不无道理,就在6月底,票据利率也曾降至低位,但最终6月信贷实现增加3.05万亿,同比多增2296亿,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回顾6月票据利率走势,王一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6月上半月票据利率持续高位运行;6月下旬票据利率一度大幅下行至0附近;6月最后1-2个交易日,票据利率出现一定反弹,其中1M国股转贴利率最终上行至1.5%。

王一峰表示,6月份票据利率的“上蹿下跳”,对于信贷景气度的指示性意义并不强,尽管月末可能有部分银行加大了收票力度,但由于上半月收票需求较弱,票据利率高位运行,导致6月份合计的新增票据融资读数并不高。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组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分析称,票据利率对于信贷的指引性下降的原因或是在于央行信贷指导的放松以及票据自身的“补到期”:一是,一季度信贷投放的“前置效应”较为突出,在央行对于后续各季度信贷总量规模指导性较弱的情况下,银行通过表内票据实现信贷“补位”的需求有所下降;二是,受票据新规影响,一级市场票据承兑规模明显下降,在供给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存量票据面临较大的到期压力,表内票据出于自身“补到期”的需求带动票据利率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信贷投放,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强调要注意总量和节奏,近期则对于价格的关注在加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也表示,今年以来督导银行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下一步要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总量、节奏、价格、覆盖面等方面进一步把握好力度。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