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以税收画笔描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_世界聚焦
来源:中国税务报      2023-05-24 10:17:10

本报记者 田江韬 通讯员 余思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精致的马尾绣、神秘的水书、独特的牙舟陶……沿着国家税务总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税务局民族文化长廊,走进税史文化展厅,各色各样的民族元素和民族特色物件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黔南共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等43个民族聚居。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了解黔南的税收历史,还可以感受本地民族文化,这就是税收与民族水乳交融的写照。”黔南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大骞自豪地说。

作为贵州省税务系统3家获奖单位代表之一,罗大骞前不久赴京参加了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颁奖活动。“这一荣誉,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税收事业发展与民族地区进步互促共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以税收画笔精心描绘黔南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他说。

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村”

“好花红哎,好花红哎,好花生在刺梨蓬哎;便民春风拂花红嘛,哪朵当阳哪朵红哎……”和风五月,在黔南州独山县摆罗村民族文化广场上,税务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唱起了由当地民歌《好花红》改编的税收宣传歌曲,悠扬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唱出了黔南人对如今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摆罗村共有915户村民,90%为布依族、毛南族和水族,属于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从一个讲堂到一个广场,从一间活动室到一个活动中心……是蒙书记带着我们,一步步把村里的文化设施建设成现在的样子。”摆罗村水族村民韦朝领说。

他口中的“蒙书记”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黔南州税务局原驻独山县摆罗村第一书记蒙晖。2016年,蒙晖主动请缨到贫困村驻村,在6年的驻村生涯中,他深入开展政策帮扶、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和智力帮扶,并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要想富,先修路。路一天不修好,我就一天不回去。”进驻摆罗村后,蒙晖发现该村大寨组通组路由于6万元的资金缺口,一直未能开工建设。他一边发动群众筹集资金,一边带着村主任到镇里汇报情况,三番四次、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让镇里切实了解村里的困难,争取扶持资金。凭着一股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困难的问题硬是让他挤出了路子。几个月后,崭新的大寨路建成了,全村915户4339名群众的安全出行有了保障。

2016年以来,黔南州税务系统深入开展对接帮扶工作,累计选派了12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参与乡村振兴。在他们的倾心帮扶下,昔日的31个“穷困村”全部变为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的“幸福村”。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税务干部,我还和同事一起组建了‘双语宣传服务队’,为民族地区企业开展税收政策宣讲。”据蒙晖介绍,为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宣传效果,提高咨询回应效率,黔南州税务局动员580名少数民族税务干部组建了15支“双语宣传服务队”,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端节等民族节日期间,深入学校、企业、村寨等场所开展双语宣讲、双语辅导等。据统计,2018年以来,黔南税务系统累计开展双语税收政策宣讲320余次,覆盖民族群众超2万人次。

“我这个年纪的人常年用毛南话交流,不太会说普通话,通过‘双语辅导’,我学会了用手机缴医保费,以后我自己在家就可以缴医保,再也不用麻烦儿女了!”平塘县卡蒲乡毛南族乡村民石仕丽在税务干部的“双语辅导”下,第一次体验了“指尖缴费”。

除了开展双语服务,该局还积极推进以电子税务局为主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推行视频远程帮办,并建成民族地区智慧办税服务厅、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16个,倾心打造了以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办事模式,有效增进民族地区纳税人缴费人办事便利。“全州‘非接触式’办税事项现在已拓展到233项,90%以上的涉税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黔南州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汪俊表示。

念好民族特色产业“致富经”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黔南州拥有布依族好花红、水族马尾绣、平塘牙舟陶等86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项目多、民族文化浓郁的突出优势下,黔南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群众就业、帮助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民族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生产车间,他们是企业的联络员,更是企业的护航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黔南税务服务专员”。

“您好!我是黔南州税务局干部何治霖,也是贵公司2022年度的税务服务专员,这是我的专员服务联系卡,您要是遇到涉税难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全国税务系统业务标兵、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何治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因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她被选为首席税务服务专员,负责包保直联全州42户水族马尾绣企业。

“从事马尾绣的经营主体以小、弱、散的家庭作坊和公司为主,缺乏专业财会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低。因此,做好这类经营主体的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量体裁衣’。”何治霖说。担任税务服务专员以来,她与同事一起从优惠政策落实和业务辅导着手,定期为纳税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并建立《问题诉求响应台账》,全方位为企业送上“税惠套餐”和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政策业务辅导。

“服务专员不仅是‘护航员’,更是我们的‘智囊团’!”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水仙说。据她介绍,前两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服务专员何治霖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匹配辖区内对绣品有需求的酒店及旅游公司,为双方牵线搭桥,同时还将“纳税人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视频辅导企业网上办理涉税事项,面对面指导绣娘运用“直播带货”的形式拓展销路。

在税务服务专员的帮助下,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在原有绣品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手提包、家居挂饰、手机壳和私人奢侈品限量定制等集美感、实用、收藏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2022年产品销量超过1.5万件,销售收入增长了3倍。“销路打开了,销量增加了,我们计划扩大生产,帮助更多当地农村妇女就业增收致富。”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宋水仙信心满满。

“目前,全州纳入‘包保直联服务专员制度’的民族特色企业238户,企业年均销售额由3500万元增加到9100万元,民族产业规模得到了进一步壮大。”黔南州税务局局长罗大骞介绍,为激发黔南民族特色产业活力,该局连续6年开展“行业大调查、服务大走访”活动,以“圆桌会”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对话,搭建起民族特色产业“直通车”,推动优惠政策直达、便民服务直通、业务辅导直联、涉税难题直解,进一步降低民族特色产业经营主体税负和办税成本。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黔南州税务局通过民族特色产业“直通车”,解答回应企业难题和诉求1280余个,并累计为全州各类经营主体办理新增减税降费193亿元,民族特色产业税负平均降低90%以上,其中仅2022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就达65.9亿元。

黔南州税务系统始终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争作示范。目前,全州税务系统共有3个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单位”、3个单位被授予“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