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一名曾因练习舞蹈而受伤瘫痪的8岁女孩安琪,在锻炼3年后能够重新行走、骑自行车的新闻感动了众多网友。据报道,安琪当年在学习舞蹈时因“下腰”等动作导致脊髓损伤,而这样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专家郭晓东教授研究了2010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该院诊断及治疗的44例儿童“下腰瘫”患者的资料,发现42例为女孩,患者年龄为3~10岁。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 沈松坡
暑假期间,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舞蹈培训机构接受集训。特别是年轻一代家长,将舞蹈训练当作培养女孩的重点项目,如街舞、芭蕾、拉丁舞等,更是近些年家长们热衷的培训项目。因此,中国儿童尤其是女童练习舞蹈的人群庞大。
【资料图】
但女童因舞蹈训练不当导致受伤甚至瘫痪的事件时有报道。有数据显示,2005年后,在舞蹈训练中一个“下腰”运动导致脊髓损伤的病例呈增加趋势。到2019年后,因“下腰”导致的脊髓损伤占所有脊髓损伤的33.9%。甚至“下腰瘫”一度成为一个伴随舞蹈训练的衍生词。
一旦出现脊柱脊髓损伤,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以及所在家庭的正常生活。其实不只“下腰”这一个动作,舞蹈训练中的不少动作都有一定的危险性,训练不当就会造成肌体损伤。而在临床中,因舞蹈训练等运动不当导致的膝关节髌骨脱位、小腿骨疲劳性骨膜炎、踝关节韧带损伤、小腿和足部疲劳性骨折等伤害更为常见,只因为后果没有“下腰瘫”那般惨重,往往得不到家长和孩子的重视,可一旦出现损伤,后果同样需要孩子和家庭承担。
这个暑期,我院骨科就接诊了不少儿童青少年髌骨脱位的病例。如一名19岁大一女生,自5年前跳舞做半蹲动作时第一次膝关节髌骨脱位后,5年来髌骨反复脱位,需要手术重建内侧髌股支持带治疗。这样的后果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到底该不该送女孩去学习舞蹈?又如何避免孩子在舞蹈训练中受伤呢?
舞蹈训练不能违背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舞蹈老师们经常发现,有些孩子身体柔韧性好,练习下腰、劈叉等舞蹈基本功时非常轻松,一点不觉得疼就能做出标准动作;而有一些孩子即使舞蹈老师使劲儿辅助按压,疼得哇哇大哭眼泪直流,动作也做不到位。那么到底是因为舞蹈训练让孩子变得肢体柔软、动作协调呢?还是因为孩子本身就“软”才能轻松完成标准动作呢?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孩子从出生后,体内的骨骼大多以软骨形态存在。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骨化中心不断把软骨转化为骨骼。所以四五岁的孩子确实很“软”。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习跳舞,对孩子身体协调性很有帮助,也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只要不过度练习下腰、劈叉等柔韧度训练,循序渐进慢慢来,一般不容易受伤。
青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骨弹性、韧性较好,不易出现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不如成人,在过大的外力、较长的时间作用下,骨容易发生变形或弯曲。青少年骨骼的可塑性强,适当的舞蹈训练可以促进其生长,而过量的负荷和高强度刺激会使骨的骨化提前完成,影响骨长度的增长,也就是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比如我国的体操运动员,大多数个子都不高。
青少年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
青少年的肌肉含水分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肌纤维间的间质(结缔组织、脂肪等)相对较多。因此,儿童的肌肉收缩力量不及成人。另外,由于儿童肌肉的神经调节尚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
鉴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各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其身体在结构上的改善与机能上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可塑性,是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我们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进行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岁前训练柔韧性效果最好。孩子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这与儿童骨骼的弹性好、可塑性大,软组织水分多,关节囊、韧带较弱有关。因此柔韧性练习应从幼年开始为宜。
7~14岁是训练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其中,6~9岁是一般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9~14岁则是专门性协调能力的发展最有利时期。协调能力在舞蹈学习训练过程中可以从舞蹈的灵活性、空间定位能力和节奏感等方面表现出来。
约16~19岁,身体各方面机能均已得到较好发展。
舞蹈训练中容易犯这些错,发生损伤后应遵循“P.R.I.C.E.”处置原则
由此可见,舞蹈训练应遵从科学,若违反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会导致对身体的伤害。如果孩子动作不正确,则会在形体姿态上以及动作运动的轨迹、力度、速度、角度、幅度等方面上反映出来。以下是在舞蹈训练中孩子们最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家长应关注并提醒孩子不要在这些方面出偏差,教师更要在具体训练指导中避免这些错误。
一是频繁跳跃训练。儿童青少年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脊柱生理弯曲较成年人小,缓冲作用较差。长时间在坚硬地面上练习跳跃,会对下肢骨骼的骨化点产生过大、过频的刺激,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轻者引起小腿骨疲劳性骨膜炎,膝关节、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小腿和足部疲劳性骨折。
二是突然大幅度动作。儿童关节稳定性、牢固性差,突然的大幅度动作容易发生关节韧带的损伤,甚至关节脱位。因此在舞蹈训练前,一定要进行热身,尽可能活动到关节相关肌群,避免关节脱位。
三是过度练习下腰损伤腰部。儿童青少年在训练腰的柔韧性时,往往进行长时间下腰或频繁地甩腰,而不注重腹背肌群的训练,长期训练可能会导致胸腰椎的骺软骨损伤,严重的可引起脊柱变形或骨折,甚至导致孩子瘫痪。因此,在练腰的同时,还要加强腹背肌力量,可多练习仰卧起坐和“小燕飞”动作,这样才能达到身体既柔软又有力,且不易受伤。
四是舞蹈训练后不做放松和拉伸。孩子在舞蹈训练后,必须做拉伸练习等积极性休息恢复练习,以消除疲劳和肌肉僵硬酸痛,预防各处急慢性损伤。然而许多孩子往往忽视了这种放松练习,使肌肉一直处于疲劳和僵硬状态。
那么一旦不幸出现了舞蹈训练后的急性运动损伤,该如何处置呢?除了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就诊,根据具体问题做出相应处置外,还要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尽早遵从“P.R.I.C.E.”原则处置。
P就是保护固定(Protect),即受伤后立即停止活动,主动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或伤情加重。
R就是休息(Rest),除了受伤后停止活动,还要在康复期内避免激烈的活动,直到受伤部位基本没有疼痛感后,再逐渐开始活动。
I就是冰敷(Ice),伤后72小时内,每隔2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能够收缩伤处血管,使局部循环减速,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和痉挛。
C就是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力绷带或护膝、护踝等做局部压迫,减少内出血与组织液渗出,减轻肿胀。
E就是抬高患肢(Elevation),即借助重力的作用,促进伤处的渗液回流以进一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笔者曾诊治过一名18岁的舞蹈学员,跳跃落地时扭伤了膝关节,导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受伤之初她就立即采用“P.R.I.C.E.”原则做了自我处置,就医后手术也很顺利。经过1年左右的康复训练,如今她重新站上了舞台。
暑期是难得的进行舞蹈训练的时机,但训练一定要遵循孩子所处的年龄段以及相应的骨骼肌肉发育特点。训练过程中一旦出现急性损伤也不要慌,尽快按照“P.R.I.C.E.”原则早期处置,接受进一步治疗,争取将损伤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