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硬核科技难敌人文关怀——回顾科幻电影与奥斯卡奖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4-18 15:52:14

2023年,《瞬息全宇宙》获得第95届奥斯卡奖,在世界最高电影奖中打下了科幻的标志。要评价这个成就,还得从奥斯卡奖的历史说起。

虽然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就是1902年拍摄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但直到1953年第26届奥斯卡奖,《星际战争》获得最佳剪辑奖,这才是科幻片首次获奖。第二年,《海底两万里》也获得最佳艺术指导奖和最佳特效奖,这里面的“艺术指导”是有关布景装置的奖。

这两部电影分别改编自威尔斯和凡尔纳的科幻经典,能代表当时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准,然而授予的都是技术类奖项。从那以后,1966年有《奇妙的航程》获奖,1968年有《2001年太空漫游》和《人猿星球》获奖。它们都改编自科幻小说,也都只拿到技术类奖项。


【资料图】

1969年,《畸人查利》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是科幻片在艺术上的重大突破。这部电影改编自科幻名著《献给阿杰尔农的花》,主人公查利是个弱智青年,接受智力手术实验。伴随智力提升,他开始洞悉以前无法看透的人情冷暖。

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她》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这是一部小成本科幻片,全部科幻点就在主人公的身上,靠演员表演来呈现。由智力差异所导致的社会距离,也是现实的社会问题,是艺术家关心的事情,正是它们给《畸人查利》带来了成功。

1977年,《星球大战》拿下6个奖项,都是技术类奖。同年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获得最佳摄影奖,多少算是与艺术呈现有关的奖。再往后,《超人》《异形》《帝国反击战》《E.T.外星人》《杰迪的归来》《回到未来》等科幻名片都得过奥斯卡奖,也无一例外都是技术类奖。

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大片中,1985年的《天茧》又有了突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这也是一部小成本科幻片,以老年人生活为题材。一群行将就木的老人受到外星人魔力的影响,精力和举止都变成年轻人。影片几乎没有特效与化妆,完全靠老演员们的表演。

接下来又是视效大片的获奖时代,名单里有《异形续集》《内层空间》《深渊》和《终结者》第二集、《侏罗纪公园》,不是视效奖就是音响奖,特效导演出身的卡梅隆拿奖拿到手软。

1999年,第72届奥斯卡奖给了《黑客帝国》4项奖,也都是技术类奖,但这个结果比较可惜。《黑客帝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只是题材过于超前,当时的评论家还不知道怎样解读这部佳作。在人们纷纷谈论“元宇宙”的今天,回过头来会发现,好多话题《黑客帝国》都已经讨论过。

如果只讲求视效,那么其他题材也能办到。果然,由于《指环王》《加勒比海盗》这些奇幻电影不断获奖,科幻片在奥斯卡奖名单上沉寂了很久。评委会连《星球大战》系列也不再考虑给予奖项,《克隆人的战争》和《西斯的复仇》连技术类奖都没有摸到。

这期间也有《时间机器》和《少数派报告》等科幻片拿过技术类的奥斯卡奖项,但艺术奖项的成就还不如《卧虎藏龙》。武侠片虽然也是非主流类型,但毕竟是在讲人的故事。《阿凡达》创造世界票房纪录,也只获得3个技术类奖。而卡梅隆的前作《泰坦尼克号》可是拿过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

2014年,科幻片在奥斯卡奖上打了翻身仗。《地心引力》获得最佳导演奖,《她》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科幻片朝着艺术类奖项迈了一大步。

《地心引力》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的故事。《她》讲述了一个男人爱上手机程序的故事,在ChatGPT诞生前就预见了它的影响。前者视效强大,后者就靠主演的表演。但它们都把角色放在画面的首位,都有大写的人物。当然,《地心引力》在视效上也不含糊,拿下6个技术类奖项。

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表明,是不是把人文关怀放在核心,才是艺术类奖项的标准。这样看来,《瞬息全宇宙》获奖也不意外。它只有2500万美元成本,玩不起大特效,“平行宇宙”也不是电影的重点。它只是一种“陌生化处理”的表现手法,让主人公在不断穿行中接受自己,接受周围的人与事。

国内科幻片刚刚火爆,与国际水准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做科幻片的人,仍然在聊技术、谈票房,还没多少人关注科幻片的人文关怀。我希望这个代差尽快过去,中国电影人也要早点明白科幻片究竟该表现什么。

(作者系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