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卫健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省市县三级医院一线调研、问计于民,聚焦门诊排队时间长、诊疗环节繁琐、专家“一号难挂”等14类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健康服务提升行动方案》,全省推广5项行动30项任务,打通群众就医堵点。通过优化门诊流程,改善就医体验,用优质高效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服务流程优化再造
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实际加快流程再造,合理布局门诊诊室,科学设置门诊专业,严格落实门诊首问负责制,为就诊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门诊服务。 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孙斌介绍,医院设立日间手术预约中心,针对日间手术检查检验项目,实行一站式集约化管理服务模式,在相对独立的就诊空间内完成一站式服务、全程导医引导、综合团队开展各项检查项目。今年5月至6月,该院患者日间手术术前检查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半天内完成,保证患者就诊一次能完成门诊及术前所有检查。患者从第一次门诊就诊到手术,由原来的10天缩减至2天。“未来,在运行平稳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扩展夜间门诊、周末门诊配套检查,为患者预约检查时间提供更多选择。”孙斌说。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住院楼投入使用后,硬件和软件均得到极大改善,但是随着床位数量增加、病人数量急剧增长,患者反映问题集中在门诊楼和住院部距离远、诊疗流程不合理等方面。该院党委书记安玉兰介绍,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当一次员工 当一次患者”沉浸式调研,从流程简化、住院标本送检、服务临床等方面拿出解决对策,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上线医保移动支付服务等方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诊疗诊治效率。
服务模式持续创新
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预约挂号、多渠道付费、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服务,推动预住院一站式服务,不断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 省人民医院院长李荣山介绍,该院畅通高效智慧医疗“快车道”,推行省内首家床旁出入院结算新模式。该院协调相关部门,通过临床调研、方案设计、信息系统规划等方式,将涉及的医疗、护理、医保、结算、退款和电子发票等环节打通,并实施了流程和系统再造,实现了患者足不出区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床旁出入院结算。床旁结算工作全面实施以来,实现了医院管理与服务流程清晰、进度可视、沟通顺畅,床旁结算方式的办理率保持在80%以上。床旁结算使患者的出入院办理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省中医院在省内三甲医院率先开通快递药品服务,极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为患者“免费煎药、免费送药”试点工作,已在耳鼻喉科、脾胃病科、脑病科、肾病科等科室进行试点,截至目前共免费煎药2827人次、31007剂,免费邮寄990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11.4万元。该院党委书记谭利国介绍,“免费煎药、免费送药”升级版服务将通过该院中药产业园区项目实现。该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其中智慧药房占地6000余平方米,单日可调剂煎煮6000张处方,届时“免费煎药、免费送药”将全面铺开,并服务于全省各类医疗机构。
服务环境升级改善
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想患者之所想,把惠民举措落到患者心坎上,通过提供便民设施等措施,推动就医环境不断向好。 省肿瘤医院秉持“门诊部就一间诊室”的管理理念,持续挖掘空间潜力,日出诊医师由原来的42人次增加至67人次;将多学科诊疗疾病种类由之前的4个增加至8个,并组织北京专家参加,患者预约一个号源就可享受到多名专家共同讨论诊疗方案,已服务患者近400人次,真正实现了“患者不动医师动”,受到患者点赞。该院党委书记田首元介绍,通过部署全院20个专业科室全部开放周末门诊,并为基层患者预留5%的号源,确保患者周末来院不白跑、看得上病,已服务患者1000余人次。该院铺设“彩虹地标”,实现相关科室一跟到底、患者不走弯路;为门诊就医流程“瘦身”,取消“取号、报到”环节,患者预约与就诊间隔仅为8分钟,更加省时高效。 山医大一院高峰期排队等候进入医院的车辆横跨两条街巷,大量待停车辆滞留路面,停车难给来院就医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院在原有内部道路社会化、开辟入院就诊车辆单向行驶通道、增设院内“即停即走”落客区的基础上,多次邀请太原市交警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共同实地调研走访,现场绘图复盘,研究优化举措,重新确定院内“即停即走”通道出口、再次优化院内行车流线、在各节点加派人员加强停车落客和疏导管理、增设院外落客区、联系周边停车场等新举措。该院党委书记徐钧介绍,新举措实施以来,就诊车辆流动性明显增强,日均周转车辆数从3200多辆增至3800多辆,医院周边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就医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波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调”“研”并重、研以致用,加快成果转化运用,持续在调查研究上务实功、见实效,不断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