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给全省7万多家中小科技企业精准“把脉”,江苏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华夏时报      2023-08-03 01:18:34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见习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科技型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省对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这从一次摸底工作中可见一斑。

《华夏时报》记者在近日一次调研中获悉,通过持续1年多时间的主动出击,江苏省目前已完成了对省域全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摸底——通过全省金融机构的走访,共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近7万多户。


(相关资料图)

这项摸底工作对江苏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央对江苏的要求,近一年来已从“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提升到“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业要想“走在前、取得新突破”、跑出加速度,离不开金融更好地支持。江苏省通过这次摸底,对接多个相关部门,并且,为了确保银企对接工作的精准,政策制定者特地在江苏省银行业行业协会上了一套专用系统,用来统计、检验和监管等。“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有现场工作的照片,还要有企业对接人的签字证明照片。”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每家企业的走访情况和需求等,都要在协会专用的系统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详细填报上传。

对全省7.3万户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摸底

高水平科创,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而对省域范围内全部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进行摸底,对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机构来说挑战较大。

江苏省是如何做到的?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为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在7月中旬下发布《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明确了江苏省科创金融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对江苏科创金融发展作出科学定位、系统规划。

并且,由江苏省科技厅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标准,提供全省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包含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要素),这总体上约有7.3万户。在收到名单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分别按行业、地区、有无贷款余额等进行梳理分类,按企业经营地址、银行机构网点、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等情况将企业分配至各分局和在宁银行机构。

紧接着,各地方分局将辖内涉及的企业名单根据各银行机构网点、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科学、合理地分配至各银行机构,并与各市地方政府(科技局为主)共同推进对接行动落地。各银行机构对照企业名单逐户明确对接部门或支行、具体对接人员,由支行负责人、客户经理组成对接团队,携带产品宣传资料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现场沟通,详细了解企业的创建、生产经营和融资需求等情况。

实践中发现,由于企业创始人、投资人的不同经营理念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并非所有的科技型企业都有融资需求。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发言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首次对接不成功的企业,特别是无贷款需求企业,通过轮换机制确保有2—3家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交叉对接,为将来可能需要的服务做足长期准备。

从2022年的执行情况看,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同比有了明显增长,首贷、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显著增加。如,到2022年3月末,农行泰州分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小微贷”“泰信保”等普惠贷款余额129.81亿元,比年初增加20.28亿元。不仅仅是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发力服务科技型企业。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租赁)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公司面向科技型制造业企业新增投放超过50亿元,新增项目超1000笔。

统计显示,2021年末,江苏辖内主要银行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6657亿元,较年初增加1525亿元,增长29.71%,超过各项贷款增幅14个百分点。

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王海龙在一次会议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用好用足总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到2023年6月末,该行已支持江苏省内金融机构新发放科技创新贷款2485亿元,居全国前列。

多部门协同引导金融资源流入科创企业

按近期国务院下发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这也意味着,除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外,诸如科技、发改、证监、财政等部门也需要在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更多进入科创企业同时发力。

从江苏的贯彻情况看,各大主要金融机构都成立了专门服务科技企业的部门。总体上,考虑到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等特点,银行提供的专属信贷产品主要分为政银合作类和自主开发类。前者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挂钩再贷款再贴现,提供利率低、担保方式灵活的贷款和票据贴现服务;后者则由银行自身针对科创企业经营特点和成长阶段自主创新开发的金融产品,通过多维度的客户准入和风险评价机制,最大程度满足科创企业的信用贷款需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发言人表示,对融资有特殊需求的企业,还可以透过省级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进行金融产品信息查询和融资需求线上发布,企业注册后即可一键式对接金融机构、一站式获得金融服务。目前,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发布金融产品2834项、累计解决融资需求达3.29万亿元。

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益人。“产品有着稳定的国内外市场,但因为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提升,并在前期采购了大量原材料,导致了公司资金一时周转困难。”位于泰州兴化戴南镇的某不锈钢钢丝绳企业负责人蒋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适逢农行人士登门调研,不到一个礼拜就办好了1000万元的贷款。这一金融产品不需要客户提供担保和抵押,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且向客户免收担保费。

同样,处在姜堰的一家生产管道自控设备的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因在较短时间内收获了诸多央企的订单,购进原材料需要大量资金。企业财务负责人林小燕告诉记者,通过网络向银行提供有关资料,3天后就获得了900万元的普惠贷款。

实践中,科技型企业发展阶段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则要求金融供给端提供的产品更加灵活。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常熟某生产防水材料的企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基础设施中,但这类政府主导项目时间跨度长、回款进度慢,且公司已大量借款保障材料生产。对此,江苏租赁采取了将工厂的部分涂布机作为租赁物的回租方案,授信200万元。江苏租赁中小微苏州团队负责人樊豹告诉记者,这一融资方式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和抵押资产,以更灵活的方式解决了企业的困境。

对较为成熟的科技型企业,则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利用资本市场。

据了解,2023年1—6月,江苏全省企业累计发行直接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创债50.7亿元,这占到同期创新品种债券金额的23.5%。来自江苏省财政厅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5月底,省政府投资基金相关子基金累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1178家,投资金额达653.38亿元,其中投资“卡脖子”项目79个,投资金额近60亿元。省发改委的数据也显示,全省在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创投企业456家,累计投资规模1638亿元,其中89%投向科技创新相关领域。

江苏证监局副局长涂储斌表示,通过政策引领,全省登记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1200家,大部分投向了科技创新型企业。下一步,将支持推动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更好、更快、更规范地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支持。

此外,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资产,更好发挥出知识产权的经济属性,也需要金融来支持。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施蔚对此解释,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研已是常态化工作,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加快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管理。目前,江苏已建立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将扩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研究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纳入质押物范围,开发更多的知识产权专属金融产品。2023年上半年,江苏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220亿元,同比增长61%。

“每周都会由科技支行牵头,组织专人对科技型企业的个性化评价机制进行优化,以适应这类企业‘高人力资本、高科技投入、轻资产’的特点。”工商银行江苏分行办公室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专业评估机构、专属评级模型、专属授信模型”三大工具以及差异化风险容忍机制,逐步加大科创企业未来经营前景、技术研发能力和资本市场认可度的评审权重。2022年一季度末,工行江苏分行支持科技创新类贷款余额1463亿元,服务科技创新企业4606户,较年初净增468户,增幅达11%。

准入难、融资难问题有效突破

科创金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并针对性提供金融产品。对金融机构来说,能否突破传统银行融资模型,打开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在传统法人信贷模型下,较为侧重于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定量分析,对企业既往业绩表现有较高要求,但这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此类模型无法兼顾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未来成长性高等特点。

“当下,金融机构主要通过普惠金融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但其中主要有两个难点。第一,普惠金融体系下,银行的融资支持额度难以扩大,一般在2000万元以内。第二,对于部分优质的高速成长期科创企业,普惠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其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且法人信贷体系准入门槛高,无法进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闫海峰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

突破上述两个难点,要求金融机构有着高站位、大局观、深视野,能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角度出发提供金融产品,达到对有关重点产业强链补链的目的。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南京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的方式致力于肿瘤和心血管领域差异化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让仿制药在原研药专利到期之前以合法形式进入终端市场。该企业的商业模式,可以极大降低国家医保支出和广大百姓的用药成本,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而且提高了药品的商业竞争力,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而成立于2012年9月的江苏某药业有限公司,建有高活车间以及热熔挤出(HME)商业化生产平台,可生产片剂、胶囊、颗粒剂、小容量水针和冻干粉针剂等多种剂型,为生产型医药企业。

在深化医疗改革背景之下,上述南京公司作为高技术、高成长、轻资产的科技研发型企业,为了保持未来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力,实施了对江苏某药业的股权并购,从而完成“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这笔收购,获得了工行提供的科创企业并购贷款超过8000万元。这已突破了当前市场上所有科技类贷款的范畴,更突破了诸多银行金融机构传统评级模型下研发型企业(轻资产企业)评级低、达不到并购贷款(法人信贷体系产品)准入门槛的壁垒。

曾参与该笔贷款的工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投资银行部和科创中心早期介入,以财务顾问方式参与客户并购交易方案设计,同时向客户提供融资支持,体现了银行“融智”+“融资”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而从企业角度看,这笔授信为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打开了融资新渠道和新思路,通过科创企业评价体系,解决了中小型科创型企业在银行体系中准入难、融资难的问题。“对科创企业,要更加侧重于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如对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实际控制人专业经验、行业竞争力、外部资本认可程度等要素给予了更大的考量比重。”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孙扬也认为,这突破了银行传统评级模型下对于科创型企业门槛高、评价低的壁垒,提升了科创企业融资服务的可得性、有效性。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