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高适假装自刎被救,接待程公公。本以为程公公是想责问军事,不成想,一直“抓着”李白不放。
程公公这样做,究竟有何目的?
(我们先从影片的角度出发来看,程公公在影片中很明显是一个,仰慕李白、一心为国的正面人物。
(资料图)
但是历史上,他是公认的诬陷忠良、掌权弄国之人。这里给他洗白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从影片的逻辑来分析。)
01程公公为何揪住李白不放?
既然是皇帝委派,必然是为了军事而来。从后面程公公的问题,我们也可知晓:
“吐蕃围困长安城已有三月,高中丞按兵不动,是怕重蹈哥舒翰东出潼关,全军覆没的覆辙吗?”
“朝野传言,郭令公和高中丞,因为救不救李白而心生仇怨。中丞是因为和郭令公不和,而有意贻误军机。圣上遣我西来,正是为了查明此事!”
他想知道高适按兵不动,究竟是害怕重蹈——哥舒翰的覆辙,贪生怕死、保全自己,还是为了私人恩怨,故意不出兵。
那为什么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一开始从李白入手。
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影片中,程公公本人是很喜欢李白诗的。
不然他如此位高权重,也不会把《早发白帝城》背下来。所以他本人也比较对李白感兴趣。
第二、传言,高适与郭子仪恩怨因李白而起。
相比别人描述,程公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他要求高适详细讲述,他与李白的故事。
看看高适是否真的,因为郭子仪为李白求情,而对郭子仪产生记恨,有意贻误军机。
并且,在讲述李白的过程中,高适也讲了自己从军的过程,以及心境的变化。也让程公公,感觉到,对方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02央视网点名表扬
《长安三万里》这个影片,有很多作者诟病故事有篡改,但是有一个高赞热评,是这样说的:
“一直觉得,历史片的意义在于,让教科书上的黑白文字,变成生动鲜活的立体人物。
让其不再是,‘全文背诵’的机械命令。而是真正置身其境,同悲苦,同喜乐。真切感受每个人的无奈与失落。
将盛世与乱世,怀才不遇的血与泪,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个片子,如果想受欢迎,一定会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不然枯燥的历史和情节没人看,也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更别说,我们现今看到的,都只是历史碎片,没有办法获得全貌的事实。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安三万里》是有意义的。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获得近16亿票房,跻身中国动画影史——票房前三的位置。
若没有这部电影,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关心李白、关心高适、关心程公公是谁。
若没有这部电影,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李白和高适有这么深的友谊。
若没有这部电影,我们对李白诗的印象,只存在背诵层面,不会深入理解,他的心情、心境。
这也是央视网,点名认可这部影片的原因。
确实有和史实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也正因为影片的成功,才带来了史实的热度,人们才真正关心,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03高适的悲剧内核
高适这个人,读书很没有天赋。他做不到像李白一样,出口成章,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在唐朝不缺诗人的年代,他只能靠舞刀弄枪,寻求玉真公主的赏识。
后被逼无奈,只能刻苦钻研,需要小书童先给他念一遍,他才能读书学到东西。
但是好在刻苦,最终也成为一名边塞诗人。
如若没有永王作乱,52岁的高适,估计永远都只能,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手下,做一个小小的书记官。
即便做了官,也不能避免,被皇帝猜忌,受宦官谗陷。
剧中他说的这几句话,深读下来,更觉可悲:
”非常之危,才让我这个八品小官,半年间,骤然成了三镇节度使。”
”我相熟的诗人中,王昌龄、崔宗之被流放。北海太守李邕,七十高龄,被杖杀。
那日长安胡姬酒肆的那些人,贺知章、王昌龄、崔宗之都去世了。活着的,杜甫流离四方,王维先被叛军俘虏,苟延性命、余生寥落。“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诗只是媒介,拍的是人生起伏,悲欢离合。”